攀枝花鈦白粉限產,鈦白粉產業進入關鍵期
據悉受大氣污染影響,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鈦白粉廠全部停產,涉及鈦白粉年產能30余萬噸,目前廠家恢復時間不定,據市場人士表示,停產時間3-5天。
近期世界鈦白粉巨頭特諾、科慕、龍蟒佰利聯發布調價函,特諾宣布2018年1月1日起,將對所有Tronox二氧化鈦(Tio2)產品實行漲價,亞太地區上調125美元/噸,澳大利亞地區上調165澳元/噸。科慕公告稱,2018年1月1日起大中華區銷售的Ti-Pure鈦白粉將提價150美元/噸,特殊規格R-350和TS-6300將漲價200美元/噸。龍蟒佰利聯也于12月初宣布上調硫酸法鈦白粉價格。其中,國內市場價格上調500元/噸;國際市場價格上調100美元/噸。
可是與以往發布調價函不同的是,這次只有這幾家巨頭公布調價函,顯得孤零零的,看來真的是“曲高和寡”。國內鈦白粉企業不僅沒有跟漲,反而紛紛下調價格,目前硫酸法金紅石型鈦白粉主流生產企業掛牌價格在17000-17500元/噸,較上月下調500元/噸左右。
2017年鈦白粉市場發展不是一帆風順,上下游產業鏈表現各有千秋,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對經銷商來說今年鈦白粉行情不及去年,四季度更是平淡,甚至有經銷商抱怨稱年初大量屯的貨,賣了一年還沒賣完,即使現在遇到超低價的貨也不敢再進。對于有貸款的企業而言,每年的12月為了變現,還清貸款,都是年終大促銷的時候,為了業務沖量實際操作明穩暗降,市場實際交易進入低價期。對生產企業而言價格下降,但是利潤卻頗為可觀。
短期來看,因圣誕節、新年將至,國外客戶忙于休假過節,外貿訂單將減少。受1月份中國元旦、2月份中國傳統春節放假影響,市場操作將清淡。加之氣溫降低之后,本就是下游涂料需求的淡季,預計未來三個月將是鈦白粉需求的寒冬季節,市場商談短周期下移。
從長期來看,自去年開始,國內鈦白粉市場從低谷中走出,重新步入上升通道。供應方面,供給側改革與“十三五”規劃的政策方針指導下,今年鈦白粉新增產能有限,落后產能被淘汰。為了提高空氣質量,在不斷的環保檢查下,生產企業多次被當地政府要求限產限排,供應量被壓制,產量得不到增長,難以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鈦白粉價格今年全年以上行為主,整體行業利潤得到增長。
在需求上,國內房地產需求上升,房地產銷售保持較高速度增長,新農村改造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對建筑涂料需求持續增長。雖然今年涂料行業受多個因素的影響,行業處于低迷狀態,但仍架不住市場需求的增長。除建筑涂料之外,國內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已經突破2億輛,終端產業需求增長拉動鈦白粉銷量持續強勁。
在供給側改革以及“十三五”規劃指導下,未來三年是我國鈦白粉發展的關鍵期。據統計,2018年計劃投產的氯化法產能有53萬噸,如果按計劃全部投產,我國氯化法鈦白粉將快速發展,國際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高。國內經濟環境依舊嚴峻,環保檢查不會放松,上下游供需面收緊,預計鈦白粉市場仍有一場硬仗要打。價格走勢方面,受環保因素影響,鈦白粉實際開工負荷或難提升;原輔材料預期貨緊價揚,受成本面支撐,預計2018年鈦白粉價格整體趨勢以震蕩上行為主。
目前國內鈦白粉同質化現象依然存在,除了技術較難攻破的氯化法鈦白粉外,積極發展專用型鈦白粉也是不錯的出路。生產企業應根據下游用戶不同的應用領域開發出不同類型的鈦白粉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