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什么是地理標志?
9月14日,中德歐領導人共同舉行了一場視頻會晤,取得一些共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歐雙方宣布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將中國和歐盟兩地各100種受到地理標志保護的地方名產納入保護范圍。該協定將于2021年初生效。生效4年后,范圍還將擴大,屆時將新增雙方各175個地理標志。
人民網評論指出:
該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簽的第一個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志雙邊協定,也是近年來中歐之間首個重大貿易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
什么是地理標志?
『定義』
地理標志,又稱原產地標志,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志,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
世貿組織將地理標志定義為鑒別原產于一成員國領土或該領土的一個地區或一地點的產品的標志。標志商品來源于某地區,其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
?
『起源』
起源于20世紀初的法國,彼時法國通過政府劃定生產區域、對原產地給予命名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護該國的葡萄酒。
為加強地理標志保護,1992年,歐盟通過了關于保護農產品和食品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條例,首次建立了對歐盟所有成員國具有約束力的地理標志單一監管制度,這也是歐盟首次對農產品進行專門立法保護。
?
現行的歐盟地理標志保護條例是歐盟在2012年頒布、2013年實施的《關于農產品和食品的質量規劃條例》(歐盟條例第1151/2012號)。
?
不同國家之間簽署地理標志協定,有助于保護彼此產品的知識產權,同時也能促進雙邊經貿交流。
?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
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從2011年中歐開啟,到2019年10月談判結束,歷時8年,這份協定包含了保護種類多、數量多、水平高的三大特點,也實屬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歷史性跨越。
?
協定包含文本14條和7個附錄,主要規定了地理標志保護規則和地理標志互認清單等內容。協定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志(各275個),都是雙方久負盛名、家喻戶曉的地理標志,比如:
中國的安溪鐵觀音、五常大米、安吉白茶、郫縣豆瓣等產品;
歐盟的法國香檳、愛爾蘭威士忌、巴伐利亞啤酒、菲達奶酪、帕爾瑪火腿等產品。
?
協定清單的地理標志種除了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還涉及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宣紙、蜀錦等中國特色地理標志,這也是歐盟第一次在其協定中納入此類地理標志。
?
協定可以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標志產品,確保雙方消費者都能買到貨真價實的高品質商品。同時,也有利于中國相關產品獲得歐盟消費者的認可,進一步推動相關產品的對歐出口,還可避免當年郫縣豆瓣在加拿大被搶注的等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