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商事登記門檻降低,來深圳注冊公司創業的比比皆是,還有很多被“高大上”的營業執照詐騙的案例出現。今天誠信菌講講深圳注冊公司后營業執照上的內容都是什么意思?小小一張營業執照,其實并不簡單。接下來誠信菌就用我們深圳市恒誠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來講解首先我們從上往下逐字講解
一、營業執照(副本)
注意,營業執照分正本和副本,正本只有一個,副本可以有多個。正本是必須“看家”的,不置于住所醒目位置是要罰款的哦,而副本是拿出去辦事用的,政府機關、銀行、商業伙伴等需要查驗執照的,只需要出示副本就可以了。
有的全國性大型企業,比如建筑業企業,可能需要多個副本在各地使用,也可以申請增發,但增發后會產生一個弊端,就是公司辦理登記業務時,必須把所有副本從全國各地召回,統一換發,缺少一個都辦不了事。如果遺失,還要花錢登報掛失,否則也辦不了登記業務。
所以,如無特殊需要,最好不要申請多個副本,現實中申請多副本的企業也是少之又少。
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這代碼不就是一串數字字母么?有什么好講的?其實不然,這里有很多秘密哦。上圖示例中,微信公眾號登記注冊小助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1234561234567890。其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說明企業執照是有效的,沒有這幾個字的企業執照,屬于無效執照,必須到工商登記機關換發才能繼續使用。誠信菌提示尚未換發新版營業執照的企業,盡快到登記機關換發執照,以免影響經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91的意思是工商登記機關登記的企業法人及分支機構;123456是企業登記機關的行政區劃代碼,就是當地居民身份證的前六位;123456789是企業的原組織機構代碼;最后一位的0和居民身份證的最后一位作用一樣,是校驗碼,可以校驗你填寫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否有錯誤。通過這幾個數字,我們就可以識別一些亂編碼的假執照。另外還有個小提示:當你不知道代碼中是數字0還是字母O的時候,寫數字就行了,因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不會出現字母O的。
三、名稱
企業名稱不是老板說了算嗎?不是的,企業名稱需要遵守嚴格的規則,只能在規則框架內起名,本文講一點基礎知識。公司制企業名稱是四段式,行政區劃+字號+行業+組織形式,但也有無行政區劃和行業的特殊情況,這種公司要求較高,在省以下工商局是辦不了的,必須向工商總局申請,但申請了也未必全部核準。名稱中的字號還要求不能與同行業企業重復、相似,不能引人誤解、不能暗示超出經營范圍,不得含有非營利機構的意思等等;組織形式只能從法定形式中選擇,不能自擬;行業表述一般要遵循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不能想當然自擬;行政區劃不用說了,是哪里的企業就用哪里的區劃,但冠以不同級別行政區劃的企業名稱可能分別由不同級別的登記機關核準。所以,創業者給公司起名的時候不能任性,一定要遵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規則,在登記人員指導下確定企業名稱。除了公司制企業以外,營業執照還有多種類別。如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惠州社、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等等,這些執照上的名稱規則大致上是一樣的,不同點主要在于組織形式。公司制企業和分支機構使用的組織形式是“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等,而惠州社的組織形式必須是農民專業惠州社,個體工商戶的名稱就比較多樣化了,可以叫做“廠”“店”“館”“部”“行”“中心”等等。
四、類型
誠信菌來講個案例,2016年,某地法院的法官持某企業執照到我的窗口調取企業信息,該企業涉及數額巨大的虛開發票情形。筆者看了一眼執照就發現了問題,直接告訴法官不用查了,執照是假的。因為該執照上寫的是某地某某建材有限公司,但類型中卻寫的是“個人獨資企業”。我國法律規定,只有公司制企業的名稱中可以有“公司”字樣,個人獨資企業不會有這種名稱。千里之外趕來的法官哭笑不得,正在查辦的案子也陷入了僵局。筆者想說的是,這么明顯的漏洞,竟然騙過了政府機關和使用發票的企業,直到案發之后,法官也沒有發現。如果有人能懂一點公司法,早一步發現的話,還會釀成大錯嗎?另外,從類型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出資背景,2017年,筆者接到了一個本地企業的咨詢電話,企業擬與惠東縣一家大型國企惠州,要預付款數十萬元,請筆者協助查詢一下該企業信息。筆者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了該企業信息,該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是兩個自然人認繳出資,沒有國有出資。于是向本地企業提示了風險,企業調查后,終止了惠州。還能說企業類型沒用嗎?如果這位企業家沒有法律素養和風險意識,數十萬元可能就被騙走打了水漂。營業執照的類型中標注為“一人有限公司(自然人獨資)”或“一人有限公司(法人獨資)”的,說明這個企業是單一股東出資;標注為“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說明企業是兩個或以上自然人出資的;類型中還會標注是不是上市公司;如果是“全民所有制”“國有獨資”“集體所有制”那說明是國有或集體企業;在類型中,還能看出是不是有外商投資等等。
五、住所
就是公司工作的地方。是的,住所是公司的辦公場所,但前邊要加上兩個修飾語,住所是“登記的”主要辦公場所。目前的法律、政策條件下,住所可以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住所未必是企業干活兒的地方,住所只是可供聯系的地址。也就是說,這個地址可能是只用來聯系的一個“快捷方式”。在一些地方的“集中辦公區”等創新政策下,登記住所可以無人辦公、無人生產。但與此類企業打交道時,一定要慎重,因為此類皮包公司出現交易風險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為皮包公司泛濫,管理混亂,2017年深圳市番禺、海淀兩區已經暫停了這種企業的注冊。如果企業要搬家,更換住所,那一定要先準備好材料,到轄區登記機關辦理變更住所登記,如果涉及到跨登記機關,就要申請遷移登記了。如果搬了家還沒辦變更登記,將受到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懲戒,甚至受到吊銷的處罰。
有的執照的這個位置上是“法定代表人”,還有的是“負責人”什么的。既然都是管事的,為啥還得分成不同職務呢?這個人名放在這里又代表了什么意義?聽登記注冊小助手慢慢說。《營業執照》上記載是法定代表人的,表明是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比如: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營業執照》上記載是負責人的,一般是無獨立法人資格的單位,比如:分公司、個人獨資企業等。在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上,這一稱謂是經營者。通過這一名稱的差異我們就可以判斷出營業執照所登記主體的法律性質是法人還是分支機構,承擔有限責任還是無限責任等等而對不同的職務來說,這個人的權利與義務也是不同的。
1、法定代表人
先說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高級管理人員,對內是董事長、董事或經理,對外代表公司實施民商事經營行為,其作出的行為,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擔。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有企業將法定代表人稱為法人或法人代表,這都是錯誤的叫法。首先,法人不是人,法人是法律上擬制的人格,即虛擬的、假設的人。法人是一個組織,比如某公司、某公安局、某醫院、學校等,這個組織是法人,法律意義上的假設出來的人。其次,法人代表是法人授權的自然人,不一定是法定代表人,如公司派出銷售員簽訂銷售合同,銷售員就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有明確的權限限制。另外,法定代表人不一定是公司的老板,也可能只是老板請的一個職業經理人或者干脆就是個背鍋俠。所以遇到法定代表人不是老板的公司,大致就有兩種可能了,一是公司很正規,經營體系完善,二是公司很不正規,特意將公司保安、掃地大媽、股東九十歲的爺爺等登記為法定代表人等來逃避違法責任。而公司登記股東到底是誰則可以從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得到。但公司老板,或者說實際控制人是誰,只有經過專業的調查才可能知道。一旦企業法人出現違法問題,受到懲戒,那么很可能由具體的登記的這個法定代表人承擔責任,比如禁止任職、禁止乘坐飛機、禁止旅游等等很多項,具體的懲戒內容很多,不做擴展介紹。
2、負責人
再說負責人,負責人一般是上級公司或企業法人任命的,負責這一分支機構的經營管理事務,權限由總公司授予。相比法定代表人而言,負責人的權利和義務都小了很多。但受懲戒的話,是一樣的結果。通俗的講,可以理解為餐飲公司下設若干分店,負責人就是這個飯店的店長,負責人可以由總公司法定代表人兼任或另外任命,屬于公司自主經營事項。一些加盟店也采用掛靠為分公司的形式經營,由加盟者獨立投資、自主管理,定期上交費用。實際上這種形式并不可取,一旦產生糾紛,從法律意義上講,分公司的所有財產和加盟者毫無關系,都屬于總公司的,即使打官司也很難勝訴。
3、經營者
個體工商戶的 “經營者”表示個體戶由這個人經營,承擔無限責任,個體戶的財產就是這個人的財產,個體戶的債務也就是這個人的債務。對于做小買賣的創業者來說,以個體工商戶名義經營好處頗多,注冊簡單,稅收寬松,財務要求簡單,各類成本低,船小好調頭。待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再注冊公司正規化經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一些特定的行業,比如藥品、物業等一些行業就不允許個體工商戶經營,這時就只能選擇個人獨資企業、公司等形式注冊了。